产业兴旺,市场变热,既靠政府搭台,更需多方唱戏。
创新丰富活动方式载体,是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手段。阿布都热合曼一辈子务农,长期生活在村里,没去过喀什以外的地方。
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党委副书记西尔艾力·麦麦提图尔逊说。结亲户吐尔洪江·苏力坦对伊犁的桃花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记忆深刻。广东亲戚走进门,在谈天唠嗑过程中,粤喀两地友谊逐渐升腾。广东亲戚请进门 见到广东援疆干部人才踏入小院,阿布都热合曼十分高兴,激动地和他们握握手,迎进门。每一堂课、每一次参观都为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具体操作层面指明了方向,为我回喀开展工作启发了思维。
这个过程,也让她看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团结和致富,是我们最想要的 随着交往交流步伐加快,喀什乡亲们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文明也不断为他们的生活赋能。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25.8%。
回望2023年,广东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结构性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向着由大变强前进了一大步,局部领域呈现向上突破的姿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佛山,一个北滘镇就形成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机器人等多个产业集群,镇域经济规模超千亿元……广东正大力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在广州的广汽传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手臂在安装汽车玻璃(2023年3月20日摄)。破浪——在新的生产函数中求解新动力位于深圳南山的大沙河,曾经黑臭淤塞、避之不及,如今经过治理,波光桨影、满眼绿翠。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广东如何化危为机、行稳致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潮涌珠江两岸阔,放眼南粤气象新。
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越是走在前列,对风险挑战的感受就越直接——从全球看,在世界经济衰退、贸易投资疲弱背景下,作为开放前沿的广东外贸依存度高达64%,面临比其他省份更大、更直接的冲击。——2023年开年首月,广东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给出了响亮回答。走在前——在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奋力攀登新的征程,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勃发新气象,但这一过程不可能是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在粤东,海上风电动能强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从自身看,广东经济量的增长已到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加上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重,经济发展继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难度更大。2023年7月3日在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拍摄的作为中国第2000万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的昊铂GT。在粤北,山间金果次第飘香……借力百千万工程,粤东西北地区正不断将短板变成潜力板,拓展广东发展新空间。
园区尚未投入使用,已有思傲拓科技、德莱仕等8家企业签订意向入驻协议,预计产值达20亿元。不仅如此,广东拥有各类经营主体超过1700万户,占全国十分之一。
广船国际党委副书记张庆环说,中国已跃升世界最大船东国,广东造的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汽车运输船、大型箱船等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数字化转型赋予传统产业新动能
放眼广东,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了4.3倍。你能想象吗,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超声探头上有两千多个阵元,每个阵元独立发射、接收超声波、互相协同。虽然赶上南下的寒潮,但随处可见的忙碌景象却展现出南粤大地的勃勃生机。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产业和科技加快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实有力……广东持续奏响进军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围绕落实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意志和干劲奋力开拓、攻坚克难。2023年3月7日拍摄的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的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无人机照片)。2023年底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已达3.42%,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
我们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自主研发之路,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要占到营业收入的10%。以循环经济再造提升广东制造含绿量——2023年12月23日,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成功点火投产,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再迈新步伐。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民生福祉不断增强……2023年,世界经济寒潮下,广东经济绽放出的南粤红,带来的是经济暖意,更是信心。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以产业集群再造提升未来发展含金量——2023年11月下旬,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公司宣布,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激发破局的力量——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自身发展基数大,每一个增长点都来之不易。在佛山,一个北滘镇就形成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机器人等多个产业集群,镇域经济规模超千亿元……广东正大力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我们推进绿色化生产的决心非常强烈,全厂实施了2728项超低排放改造。
回望2023年,广东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结构性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向着由大变强前进了一大步,局部领域呈现向上突破的姿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在前——在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奋力攀登新的征程,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勃发新气象,但这一过程不可能是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
在粤西,海洋牧歌唱响深海。这是2021年9月17日拍摄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无人机照片)。
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表示。在广州的广汽传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手臂在安装汽车玻璃(2023年3月20日摄)。
与此同时,深南高铁、广河高铁机场段两个新建项目正式开工。这一规模即便在全世界的经济体中也能排进前十名。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运行良好,科技产业动能提升。这表明,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不断增强应对外部风险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
今天,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正在拼搏奋斗中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答卷。时至今日,粤东粤西粤北12市,经济总量仍不到珠三角9市的四分之一。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仁义说,虽然公司节能环保投资达到64亿元,但更绿色的高端产品助推企业利润今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广东如何化危为机、行稳致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
这是2023年10月15日拍摄的第134届广交会现场。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家底,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焕发新生机。